首页 >> 常识问答 >

临江仙全文及解释

2025-08-14 22:43:15

问题描述:

临江仙全文及解释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4 22:43:15

临江仙全文及解释】《临江仙》是词牌名,最早见于唐代教坊曲,后成为宋词中常见词调。其格式多为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由于《临江仙》在历代文人中广为流传,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杨慎所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广泛传诵。

以下是对《临江仙》这一词牌的总结,并附上经典作品的原文与解释。

一、《临江仙》词牌概述

项目 内容
词牌名称 临江仙
创始时期 唐代(教坊曲)
词调结构 双调,58字或60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韵律特点 多用平声韵,节奏舒缓,意境深远
代表作者 杨慎、晏几道、李煜、辛弃疾等
代表作品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等

二、经典作品举例与解释

1.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原文: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解释:

这首词以壮阔的江景起兴,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作者借江水东流、英雄已逝,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最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是点明主题,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2.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原文:

>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 玉炉沉水袅残烟,衣上泪痕,心上泪痕。

> 湘桃旧曲,唱尽风流。

> 只有当时,共我醉时同。

> 今日江头,寂寞春潮,还似旧时,一样悠悠。

解释:

此词描绘了一段往事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通过“梦后”“酒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情感细腻,语言婉约,体现了晏几道词作的典型风格。

3. 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原文:

>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 画梁尘暗,罗衣香冷,梦断瑶台。

>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欲语还休。

> 花开易见,流水无情,只恐君心,不如旧时。

解释:

此词写春末夏初之景,借物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往昔深情的追忆。李煜以细腻笔触刻画内心情感,词风哀婉动人,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三、总结

《临江仙》作为一首经典的词牌,因其音律优美、意境深远,深受历代文人喜爱。从杨慎的豪迈旷达,到晏几道的婉约深情,再到李煜的哀婉伤感,不同时期的词人赋予了《临江仙》不同的风格与情感。无论是咏史怀古,还是抒情写景,《临江仙》都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人心。

类别 内容
词牌特点 双调,58/60字,三平韵,意境深远
代表作品 杨慎、晏几道、李煜等人的作品
风格变化 从豪放到婉约,体现不同时代的情感表达
文化意义 展现古代文人对人生、历史、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如需更多《临江仙》作品解析或创作建议,可进一步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