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李广的故事动画片(李广的故事)

2022-11-26 17:04:13 来源: 用户: 

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李广的故事动画片,李广的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

2、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

3、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

4、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

5、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6、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

7、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

8、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9、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10、 生平事迹 李广的祖先是秦王政时李信,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

11、李广家族世代接受仆射这一官职。

12、(自秦时就有的官职)《晋书·凉武昭王传》记载了李广的家世:“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

13、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

14、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

15、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

16、因善于用箭,杀死和俘虏了众多敌人,升为汉中郎,以骑士侍卫皇帝。

17、多次跟随文帝射猎,格杀猛兽,汉文帝曾慨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刘邦)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为陇西都尉,不久升为骑郎将。

18、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

19、因夺取叛军帅旗由此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

20、虽有功,但由于李广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回朝后,没得到封赏。

21、 飞将军李广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任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

22、典属国公孙昆(hún)邪(yé)上书:“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23、”(《史记·李将军列传》)于是被任为上郡太守。

24、后李广又在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

25、 匈奴入侵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鱼河堡),景帝派一个宠信宦官同李广一起统率和训练军队抗击匈奴。

26、一次宦官带几十个骑兵出猎,路遇三名匈奴人骑士,与其交战,结果,匈奴人射杀了所有随从卫士,还射伤宦官,宦官慌忙逃回报告给李广。

27、李广认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亲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

28、 匈奴射雕手因无马而步行,几十里后被追上,李广命令骑兵张开左右两翼,自己亲自射杀二名匈奴射雕手,生擒一名。

29、刚把俘虏缚上马往回走,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的军队,以为是汉军诱敌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

30、李广的一百名骑兵,也十分害怕,都想掉转马头往回奔。

31、李广说:“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32、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 李广射石图[2]不敢击我。

33、”(《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命令所有的骑兵说前进,一直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34、李广又下令道:“皆下马解鞍!”(《史记·李将军列传》)他手下的骑兵说:“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说:“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35、”(《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骑兵果真不敢冒攻。

36、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

37、李广骑上马,带十几个骑兵,射杀白马将,然后重回到他的队里,卸下了马鞍。

38、他命士兵都放开马匹,睡卧地上。

39、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前来攻击。

40、半夜时分,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袭击他们,便引兵而去。

41、第二天一早,李广回到了部队。

42、李广等人全身而退体现了其临危不乱且有急智的良好品质,但“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3、”身为主将冒然追击而不通知大军,此不可取。

44、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众臣认为李广是名勇将,武帝于是调任李广任未央宫的卫尉。

45、这时程不识也任长乐宫卫尉,他俩从前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领军队,却有截然不同的带兵方法。

46、程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47、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48、”士兵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巡逻自卫,但如果匈奴进攻,大军没办法抵挡。

49、程不识则以严格治军而闻名,他注重部队的编制,队列和阵式。

50、晚上敲刁斗巡逻,军中事务繁琐,却不怕匈奴进犯。

51、可是士兵却苦于程不识之严,都喜欢跟随李广作战,这是程不识对老战友李广委婉的批评。

52、程不识景帝时因数次直谏而被任为太中大夫,为人清廉,谨于文法。

53、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汉用马邑城(今山西朔县)诱匈奴军臣单于入塞。

54、派大军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中,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节制。

55、最后军臣单于察觉了汉军的谋划撤退,马邑之围无功而返。

56、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

57、汉军四路出击。

58、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兵,李广任骁骑将军,率军出雁门关,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59、卫青首次出征,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700人。

60、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

61、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命令手下:“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骑兵便把当时受伤得病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

62、走了十多里路,李广装死,斜眼瞧见他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跃,跳上匈奴少年的战马,把少年推下马,摘下他的弓箭,策马扬鞭向南奔驰,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

63、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

64、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法官,法官判李广部队死伤人马众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应当斩首,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

65、但李广展现出的惊人骑射技术给匈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的由来。

66、李广赋闲期间,曾和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到蓝田南山(蓝田南山,今陕西蓝田县东。

67、蓝田南山是显官屏居游乐 李广像[3]的地方。

68、魏其侯窦婴谢病,亦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

69、)中隐居游玩。

70、曾有一次在夜间带着一个随从骑马外出,跟别人在乡间饮酒。

71、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夜间宵禁,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大声呵斥李广不让通行。

72、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

73、”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留宿霸陵亭下。

74、过了不久,匈奴攻入辽西,击败了屯兵渔阳的韩安国。

75、于是皇帝召李广,封他为右北平太守。

76、李广随即请求武帝,准许派遣霸陵亭尉一同前去。

77、到了军中李广就把亭尉杀了,然后向皇帝上书谢罪。

78、皇帝回报说:“将军,是国家的爪牙。

79、《司马法》讲:登车不抚车前横木以礼敬人,遇到丧事不根据亲疏关系穿规定的丧服,振兵兴师去征伐不顺服的人,出征时,要统率三军之心,协同战士之力,这样才能做到一怒千里惊惧,威振则万物归顺,是以名声显露于夷貉,神威使邻国畏惧。

80、报仇除害这是我期望于将军的,您若叩头请罪,这岂是我所指望的!”看来皇帝并没有因此而责备李广,倒欣赏他的这种做法。

81、但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广心胸的狭窄。

82、同样是同时代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他坐牢的时候,狱吏田甲辱安国。

83、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

84、”后韩安国被拜为梁内史。

85、田甲知后,逃走。

86、韩安国更幽默说:“不逃走就不杀,如果逃走,就灭其九族。

87、”田甲不敢走,向韩安国认罪。

88、韩安国笑着说:“你给我洒泡尿看看。

89、”韩安国不仅放过了田甲,而且还善待了他。

90、这就是成语死灰复燃的由来,韩安国受辱后展现的是其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

91、但李广却做不到。

92、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后,匈奴畏惧,避之,数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93、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

94、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过后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

95、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李广带伤最终竟也射死了这只虎。

96、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

97、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

98、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向他人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

99、李广不善言辞,与人闭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

100、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

101、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

102、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

103、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

104、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105、) 李广像不久,郎中令石建死,李广被任命为郎中令,“郎中令”是掌管宫殿门户的官,但实际权力很大,是皇帝禁内的主要职能官员。

106、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李广再为后将军,跟从大将军卫青的军队出定襄,击匈奴。

107、诸将大多因立功而被封侯,而李广军无功而还。

108、公元前121年,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

109、李广部队前进了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带领的四万名骑兵包围。

110、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

111、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人敌阵,直贯匈奴的重围,抄出敌人的两翼而回。

112、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

113、”李广的军士听了才安定下来。

114、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

115、匈奴猛攻汉军,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射光了。

116、李广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不要发射,他手持强弩“大黄”射杀匈奴裨(副)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渐渐散开。

117、这时天色已晚,汉官兵都吓得面无人色,但李广却意气自如,更加致力于整饬军队。

118、军中官兵从此都非常佩服李广的勇气。

119、第二天,他又和敌兵奋战,这时博望侯张骞的救兵才赶到,解了匈奴之围。

120、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得到赏赐。

121、博望侯张骞延误行程,当斩,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

122、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却始终得不到封侯,当年同他一起为汉中郎的堂弟李蔡,“蔡为人在下中”,“下中”,即《汉书古今人物表》之第八等,下等之中。

123、名声也远在李广之下,景帝时,李蔡积功劳至二千石。

124、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后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位至三公。

125、李广的许多部下也被封侯,而李广却未得爵邑,官职也没有超过九卿。

126、一次李广与望气算命的王朔交谈,说:“自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王朔说:“将军想想难道做过什么可悔恨的事情么?”李广想想说:“我为陇西太守时,羌族人造反,我引诱他们投降,来降的有八百多人,在他们投降的当天我就杀了他们。

127、至今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事。

128、”王朔说:“罪过没有比杀已降的人更大了。

129、这就是你不得封的原因了。

130、” 元狩四年(前119年),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漠北打击匈奴。

131、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武帝认为他年老未被启用。

132、后来武帝终于任命其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

133、出塞,卫青得知单于的驻扎地,卫青决定自率部队正面袭击单于,而命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夹击。

134、东路道迂回且远,水草极少,不利于行军。

135、李广希望做为先锋正面对抗单于,说:“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136、”(《史记·李将军列传》)可是武帝认为李广年老又命数不好,出征时总是遇到各种状况,暗地里嘱咐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单于正面对阵。

137、李广坚决拒绝调动。

138、卫青不接受他的请求,命令长史下道文书,让李广赶快到所在部队去,照文书说的办。

139、李广没有向卫青告辞就动身了,内心极其恼怒地回到营中,领兵与右将军会合,从东路出发。

140、部队因无向导或者向导死亡(军亡导),迷失了道路,落在大将军后面,耽误了约定的军期。

141、漠北之战,卫青“见单于兵陈而待”,李广赵食(yì)其(jī)却“失期”战时不曾赶到,卫青当机立断,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袭击,而令5000骑兵出击匈奴。

142、伊稚斜单于乃以万骑迎战。

143、此战汉军追击200余里,俘斩敌军1.9万余名,但伊稚斜单于“视汉兵多面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遂趁夜幕降临,跨上一匹善于奔跑的精骑,率领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向逃去。

144、卫青乘胜向北挺进,攻入颜山(今杭爱山南面的一支)赵信城,缴获了匈奴屯集的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

145、汉军在此驻留一日,然后放火烧毁赵信城及城内未能运走的余粮,回师南下。

146、到达漠南之后,卫青与李广、赵食其会合。

147、会合后,由于要向武帝汇报此战的经过,卫青派长史拿了干粮酒食送给李广,顺便问起李广等迷路的情况。

148、李广没有回答,卫青便“使长史急责广之莫府对簿”,“之”,前往。

149、“簿”指文书法令。

150、这里的“莫府”,有两种可能性,一为卫青的幕府,一为李广的幕府。

151、两幕府都有文书为依据,皆可对质。

152、李广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153、吾今自上簿。

154、”(《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墓李广回到军部,对他的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主办文案的官吏)。

155、”(《史记·李将军列传》)言毕引拔刀自刎。

156、李广部下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157、百姓闻之,无论认识与不认识他的,无论老者青年,皆为之流泪。

158、李广有子三人,长子李当户早死,有遗腹子李陵。

159、次子李椒为代郡太守,也先于李广而死。

160、幼子李敢常随军出征,李广死时,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击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甚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

161、李广死第二年,李广的弟弟李蔡因罪自杀,之后李敢代李广为郎中令。

162、不久,怀恨其父李广之死而击伤大将军卫青,卫青却没有声张。

163、后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

164、当时霍去病正被武帝所宠,武帝辨说:“鹿触杀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