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以利而合者必以利而分(ldquo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亦必以利而离 rdquo 什么意思)

2022-09-16 01:24:28 来源: 用户: 

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以利而合者必以利而分,ldquo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亦必以利而离 rdquo 什么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天下间的因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会因为利益而分开。

2、出处:东莱左传博议,是宋人吕祖谦为诸生课试而作。

3、评价了《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

4、原文节选: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5、译文:秦、晋联合出兵攻伐郑国,郑国快要灭亡了,烛之武去出城游说秦穆公,在站着说话的短暂功夫里把郑国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了,不仅仅使秦军撤退,秦军撤退时还留下了军队援助郑国,改变的多么快啊!烛之武的一席话使秦穆公背弃晋国亲近郑国,丢下强援、依附弱国;不顾旧日与晋的恩情、召来晋新的怨恨;放弃成功、愿意危险。

6、扩展资料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7、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关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

8、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

9、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

10、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1、文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人物:佚之狐,郑伯和烛之武。

12、在这次精彩的说退秦师中,烛之武睿智的形象呈现出来。

13、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14、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15、从军事角度看,《烛之武退秦师》是非常著名的通过谈判说服、消弭战争、争取和平的成功范例。

16、这些成功的实践都是在通过谈判消弭战端、争取和平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而谈判说服的成功又强化了这些思想的影响力。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