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非正式群体)

2022-09-22 12:09:26 来源: 用户: 

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非正式群体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非正式群体的分类1.按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划分(1)利益型。

2、因其成员利益上的一致而形成,凝聚力最强,作用明显,是否是非正式群体也容易判定。

3、(2)信仰型。

4、因其成员共同的信仰和观点而形成,凝聚力较强,但由于是思想上的结合,除与信仰、观点有关问题外,群体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5、(3)目的型。

6、因其成员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形成,这种目的的动机可能各不相同,一旦达到目的,群体也就可能解体。

7、(4)“需要互补”型。

8、因其成员在某些方面,譬如品质、性格有相似、相近之处,“同类相求”,或虽不相同,但能互补。

9、这样的非正式群体比较松散。

10、(5)“压力组合”型。

11、因外驱力或压力作用而形成,如果外力消失或改变,群体本身也就可能发生变化。

12、(6)“家族亲朋”型。

13、因其成员有家庭亲朋关系而形成,凝聚力强,内部相互帮助和对外自卫的作用明显。

14、(7)“娱乐”型。

15、因兴趣爱好相同而形成,凝聚力不是很强,群体作用也不明显。

16、2.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性质划分(1)积极型。

17、对组织目标、正式群体的建设及成员成长起积极作用,如技术人员自发形成的攻关小组、技术能手小组等。

18、(2)消极型。

19、对于组织目标、正式群体的建设及成员的成长,有着消极的影响,如有的非正式群体经常聚在一起发牢骚之类。

20、(3)中间型。

21、对于组织及正式群体,都没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业余诗词协会、篮球队等。

22、(4)破坏型。

23、对组织目标和任务及正式群体的建设有明显的破坏、干扰作用,如有些非正式群体鼓励成员怠工、破坏工具、赌博、打架等等。

24、这里需要指出:第一,非正式群体的群体作用性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发生转化。

25、比如,起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如果引导不利,或对其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可能使其作用发生转化;起消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经过适当的工作,也可能转为起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

26、第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往往不是绝对地积极或绝对地消极,比如,有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对组织是不利的,但可能对正式群体却有一定积极作用。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