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诸葛亮舌战群儒几个人(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2022-10-09 00:24:19 来源: 用户: 

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诸葛亮舌战群儒几个人,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写作思路:需要先在《三国演义》中阅读原文部分,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概括。

2、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3、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4、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5、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6、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7、诸葛亮语势:整个论辩过程中,诸葛亮语势磅礴,使对方慑服于他的语言威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

8、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他的反问语气的运用上。

9、如反诘张昭:“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反击步骘:“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对陆绩:“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对严 :“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一连串的反问句,语势强烈,咄咄逼人,我们可以说,诸葛亮舌战群儒只所以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论辩过程语势的力量。

10、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诸葛亮更以其语言的气势压倒了对手。

11、就语句而言,也突出显示了诸葛亮语言的气势。

12、善用短句、排比对偶句该是其突出的特点。

13、短句的使用简洁明快,适于论辩;排比句对偶句更有“壮气势广文义”的修辞特征,如“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极言刘备当时所处的劣势地位;讽小人之儒,则有“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可谓数尽小人儒者之弊。

14、非语言大家无此上乘之作。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