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古诗12首人教版】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古诗文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理解能力的重要部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精选了12首古诗,涵盖不同朝代、风格各异的诗歌作品,既有豪放洒脱的边塞诗,也有婉约深情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意境深远。
以下是对这12首古诗的简要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整理,便于学生复习与掌握。
一、古诗总结
1.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2.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描写作者打猎时的豪情壮志,展现其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复杂情感,气势磅礴。
4. 《满江红》——岳飞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和收复河山的坚定信念。
5.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借古讽今,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6. 《行路难(其一)》——李白
表现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乐观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表达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是一首千古传诵的中秋佳节名篇,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9. 《过零丁洋》——文天祥
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
10.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
11. 《春望》——杜甫
通过描写战乱后的长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1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描绘了边塞风光和送别友人的场景,语言生动,意境开阔。
二、古诗一览表
序号 | 诗题 | 作者 | 类型 | 主题思想 | 代表句子 |
1 | 渔家傲·秋思 | 范仲淹 | 边塞诗 | 思乡与战争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2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咏志诗 | 豪情壮志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3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 | 壮志诗 | 忧国忧民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4 | 满江红 | 岳飞 | 爱国诗 | 收复河山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5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张养浩 | 咏史诗 | 同情人民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6 | 行路难(其一) | 李白 | 乐府诗 | 乐观进取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7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刘禹锡 | 咏怀诗 | 豁达乐观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8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词 | 亲情与人生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9 |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 爱国诗 | 忠贞不屈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0 | 饮酒(其五) | 陶渊明 | 田园诗 | 归隐闲适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11 | 春望 | 杜甫 | 诗 | 忧国忧民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12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边塞诗 | 送别与风光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梳理,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九下语文古诗12首的内容和主旨,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