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入平羌江水流出处及原文翻译】“影入平羌江水流”是唐代诗人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诗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乘舟夜行时所见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句的出处、原文以及翻译的详细说明。
一、
“影入平羌江水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该诗以峨眉山月为引,描绘了诗人乘舟沿江而下的情景,画面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此句通过“影”与“江水”的结合,表现出月光映照江面的美丽景象,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旅途和故乡的深情。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将提供原诗全文,并附上逐句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诗意。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峨眉山上的月亮像半个秋天,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月影倒映在平羌江水中缓缓流动。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夜晚从清溪出发前往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 想念你却无法相见,只能顺流而下到渝州。 |
三、诗句解析
“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中,“影”指的是月亮的倒影,“平羌江”是地名,位于今四川境内。“江水流”则表现了江水的流动状态。整句描绘的是月光洒落在江面上,形成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四、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飘逸,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人生、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五、结语
“影入平羌江水流”虽只是一句诗,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它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原文和翻译,我们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