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不暇是什么意思】“自顾不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忙于应付自己的事情,已经没有能力再去照顾或帮助别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处境的困难和精力的有限。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自顾不暇 |
拼音 | zì gù bù xiá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治,若身不自顾,何以治人?” |
含义 | 形容自己都顾不过来,无法顾及他人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因自身事务繁重而无暇顾及他人 |
近义词 | 焦头烂额、力不从心、无暇他顾 |
反义词 | 有余力、从容不迫、闲情逸致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繁忙 | 他最近项目太多,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帮忙。 |
家庭压力大 | 孩子生病住院,她每天奔波照料,自顾不暇。 |
财务紧张 | 公司资金链紧张,老板自顾不暇,无法考虑扩张计划。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 误用1: “他自顾不暇,所以不能帮你。”
→ 正确表达应为“他忙得自顾不暇,无法帮你”。
- 误用2: “他自顾不暇,但还是愿意帮助别人。”
→ 逻辑矛盾,因为“自顾不暇”意味着没有能力帮助他人。
四、总结
“自顾不暇”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自身问题时,无力顾及他人。它不仅表达了忙碌的状态,也隐含了无奈和压力。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处境或他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