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欧阳修原文及翻译】《踏莎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词,词牌名“踏莎行”源于古代踏青赏春的习俗,内容多描写春天景色与离别之情。欧阳修的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一、原文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窗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二、翻译
踏莎行·欧阳修
旅舍边的梅花已经凋谢,溪边的柳枝细长轻柔。
春风吹来花草的香气,轻轻拂过窗前的台阶。
离别的忧愁随着距离越来越远,却愈发绵长无尽,就像那源源不断的春水。
心中的柔肠千回百转,眼中的泪水点点滴滴。
高楼之上,不要靠近那危险的栏杆凭栏远望。
平坦的草地尽头是连绵的春山,而那个远行的人,还在那春山之外。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踏莎行 |
作者 | 欧阳修(北宋) |
创作背景 | 描写春日景色,抒发离愁别绪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离别之苦 |
意象运用 | 梅、柳、草、风、春水、春山等自然景物 |
情感表达 | 真挚细腻,含蓄婉约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 |
四、结语
欧阳修的《踏莎行》虽篇幅不长,但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出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语言凝练,意蕴丰富,展现了欧阳修作为一代文豪深厚的文学造诣与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