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释义】一、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组合,用来形容在事情成功之后,原本被利用的人或工具被抛弃甚至遭到伤害。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古代的历史典故,常用于描述权力斗争中的一种现象:当目标达成后,曾经的助手或工具就失去了价值,最终被舍弃或消灭。
“兔死狗烹”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的是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看到功臣文种被杀,于是隐退,感叹“兔死狗烹”的道理;“鸟尽弓藏”则来自《战国策·齐策四》,比喻敌人或对手被消灭后,武器也失去了作用,进而被丢弃。
这两个成语虽然出处不同,但含义相近,常被连用,表达一种“功成身退,反遭迫害”的无奈与讽刺。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出处 | 原意 | 现代引申义 | 使用场景 |
兔死狗烹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烹煮 | 功成之后,被利用的人被抛弃或杀害 | 描述权谋、背叛、功臣被害等情境 |
鸟尽弓藏 | 《战国策·齐策四》 | 鸟被打完了,弓就被收起来不用 | 目标达成后,工具或助手被遗弃 | 表达对得势后忘本、抛弃旧人现象的讽刺 |
三、延伸理解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不仅是历史中的现象,也常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比如企业中,员工在项目完成后被裁员;政治斗争中,盟友在胜利后被清洗;甚至在个人关系中,有人在利益达到后抛弃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这些现象虽然让人感到失望,但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成为“兔”或“鸟”,也要学会适时退出,以免被“烹”或“藏”。
四、结语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不仅是一句成语,更是一种人生经验。它告诉我们:在成功之后,不要忘记那些曾与你并肩作战的人;同时也要警惕,别让自己成为别人成功的牺牲品。只有保持清醒和谨慎,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和权力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