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近端、位于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的区域的骨折。该部位是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的关键区域,也是人体承受体重的重要部位之一。这种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但也可能因高能量创伤(如车祸、跌倒)发生在年轻人中。
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由间接暴力引起,比如从高处坠落或摔倒时膝盖着地。由于该部位血供丰富,多数情况下骨折愈合较好,但治疗不当可能导致并发症,如髋关节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等。
一、概述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发生在股骨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的骨折 |
| 常见人群 | 老年人(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也可发生于年轻人 |
| 原因 | 高能量创伤(如车祸、跌倒)或低能量损伤(如跌倒) |
| 症状 | 腿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无法站立或行走 |
| 治疗方式 | 手术治疗为主(如髓内钉固定)、保守治疗(适用于部分稳定型骨折) |
| 并发症 | 髋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感染、骨折不愈合等 |
二、诊断与检查
在临床中,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诊断:
- 影像学检查:X线片是最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可明确骨折类型和位置;CT扫描用于复杂病例。
- 体格检查:评估患肢的长度、旋转情况及神经血管功能。
- 病史询问:了解受伤机制、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
三、治疗方法
根据骨折的稳定性、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治疗方法分为两类:
1. 手术治疗
- 髓内钉固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不稳定型骨折。
- 动力髋螺钉(DHS):适用于部分稳定型骨折,恢复较快。
- 外固定架:适用于严重软组织损伤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
2. 保守治疗
- 卧床休息+牵引:适用于骨折较轻、无明显移位且患者无法手术的情况。
- 康复训练:术后或保守治疗后需进行物理治疗以恢复关节功能。
四、康复与预后
- 早期康复:术后应尽早开始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 逐步负重: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下肢承重。
- 预后: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能恢复良好,但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影响恢复速度。
五、预防建议
- 增强骨密度: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保持适当运动。
- 防止跌倒:家中安装防滑垫、扶手,避免夜间单独行动。
- 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和骨骼健康。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常见,但通过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