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俱厉中厉的意思】在汉语中,许多成语或词语的含义往往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中,“声色俱厉”是一个常见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说话时语气严厉、态度强硬,甚至带有威胁意味。这个成语中的“厉”字是关键,其含义直接影响整个成语的表达。
一、
“声色俱厉”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言辞激切,声色俱厉。”意思是: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这里的“厉”字主要表示“严厉、严肃、强烈”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厉”可以有多种含义,如“厉害”、“严格”、“猛烈”等,但在“声色俱厉”这一成语中,“厉”特指“严厉、严肃”,强调说话者的语气和表情都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或警告。
二、表格展示
| 成语 | 声色俱厉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结构 | 声 + 色 + 俱 + 厉 |
| 各字释义 | - 声:声音 - 色:脸色 - 俱:都 - 厉:严厉、严肃 |
| 整体含义 | 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形容人态度强硬、语气激烈 |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某人说话时语气严厉,可能带有指责或警告的意味 |
| 近义词 | 声色俱厉、怒目而视、语气严厉 |
| 反义词 | 温和体贴、柔声细语、和颜悦色 |
三、补充说明
“厉”在古汉语中常用来表示“严格、严厉”,如“厉禁”(严格的禁止)、“厉行节约”(严格执行节约)。在“声色俱厉”中,这种“严厉”的情绪通过“声”与“色”两个方面同时体现出来,使得整个表达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
因此,在使用“声色俱厉”时,要注意语境是否合适,避免因语气过于严厉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声色俱厉”中的“厉”并非泛指“厉害”或“强烈”,而是特指一种严肃、严厉的态度,是该成语情感色彩的核心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