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鼠猴】苏门答腊鼠猴(学名:Callicebus ssp.),是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灵长类动物,属于鼠猴科。它们体型较小,毛色多为灰褐色或棕色,面部特征明显,具有独特的表情和活泼的性格。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猎,苏门答腊鼠猴被列为濒危物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以下是对苏门答腊鼠猴的基本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苏门答腊鼠猴 | 
| 学名 | Callicebus ssp. | 
| 分类 | 灵长目、鼠猴科 | 
| 分布地区 |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 
| 体长 | 约25-35厘米 | 
| 尾长 | 约15-20厘米 | 
| 体重 | 约200-300克 | 
| 毛色 | 灰褐色或棕色,面部有明显特征 | 
| 食性 | 杂食性,主要以水果、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 | 
| 社交行为 | 群体生活,通常由一对成年个体和幼崽组成 | 
| 繁殖期 | 全年均可繁殖,每胎1-2只 | 
| 保护等级 | 濒危(IUCN) | 
| 主要威胁 | 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人类活动干扰 | 
苏门答腊鼠猴作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森林砍伐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它们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严重威胁。保护苏门答腊鼠猴不仅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还需要提高公众对这一物种的认识与关注。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确保这一珍贵物种在未来得以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