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绝的意思】“滔滔不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连绵不断、语速快、内容多,且没有停顿。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不断、一泻千里的状态,用来比喻语言表达的流畅和持续。
一、成语解释
|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 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形容话多,连续不断,说个不停 |
二、成语来源与出处
“滔滔不绝”最早出自《论语·子路》:“言不绝于口。”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曾用此词形容人物说话的连贯性和数量。
三、成语用法
- 作谓语:他一说起自己的经历,就滔滔不绝。
- 作状语: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见闻。
- 作定语:他有一套滔滔不绝的演讲技巧。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成语 |
| 近义词 | 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
| 反义词 | 三言两语、戛然而止、沉默寡言 |
五、使用场景
- 在日常交流中,形容一个人话多、爱说话。
- 在写作或演讲中,用来形容表达能力强、内容丰富。
- 在评价他人时,可用于褒义或贬义,视语境而定。
六、注意事项
- “滔滔不绝”一般用于正面或中性语境,表示说话多但不一定有负面含义。
- 如果用于贬义,可能带有“啰嗦”“不切题”的意味。
- 使用时要注意场合,避免让人觉得你是在指责对方说话太多。
总结
“滔滔不绝”是形容说话连续不断、内容丰富的成语,常见于口语和书面表达中。它既可以用作褒义,也可以根据语境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了解其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在实际交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