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桑子重阳的赏析】《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于1929年秋创作的一首词,属于《沁园春·雪》之后的作品,展现了毛泽东在革命低潮时期依然保持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前途的信心与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一、
《采桑子·重阳》全词如下: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该词通过描绘重阳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环境中依然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其中“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将革命斗争中的艰苦环境与自然美景相结合,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二、赏析要点
项目 | 内容 |
创作背景 | 1929年秋,红军处于低谷期,毛泽东在闽西一带活动,写下此词。 |
主题思想 | 表达了革命者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坚定的信念,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富有哲理意味。 |
情感基调 | 积极向上,充满希望与力量。 |
名句分析 | “战地黄花分外香”:将战争与自然之美结合,体现革命者的豪情。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毛泽东在困难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
三、结语
《采桑子·重阳》虽篇幅短小,却寓意深远,不仅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词作,更是一首反映革命者精神世界的佳作。它以自然之景映照革命之志,展现了毛泽东诗词中特有的豪迈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