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重种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一、
《樊重种树》是一篇出自《后汉书·樊宏传》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东汉时期樊重(字子盛)重视种植树木、注重长远利益的故事。文章通过樊重的言行,传达了“厚德载物”、“以农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古代士人对自然与民生的关注。
本文虽篇幅简短,但语言精炼,寓意深刻。通过樊重种树的行为,反映了他注重实际、讲究长远规划的品质,也展现了古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生态的尊重。
二、文言原文及翻译
原文 | 翻译 |
樊重字子盛,南阳人也。其先世以农桑为业。 | 樊重,字子盛,是南阳人。他的祖先世代以耕种和养蚕为业。 |
重少有大志,不欲为吏,常自比于伊尹、太公。 | 樊重年少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不愿做官,常常把自己比作伊尹和姜太公。 |
及长,家贫,遂以种树为业。 | 等到长大后,家里贫穷,于是以种树为生。 |
其树多材,人争利之。 | 他种的树木材优良,人们都争相来求。 |
重曰:“吾以树为业,非为利也。” | 樊重说:“我以种树为业,并不是为了谋利。” |
乃取其木,造器物以易粟,而资以养亲。 | 于是用这些木材制作器具,换取粮食,用来赡养父母。 |
乡里敬之,咸称其贤。 | 乡里人都尊敬他,称赞他贤德。 |
三、注释说明
文言词句 | 注释 |
少有大志 | 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 |
不欲为吏 | 不愿意做官。 |
自比于伊尹、太公 | 把自己比作商朝名相伊尹和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 |
家贫 | 家境贫困。 |
以种树为业 | 以种树作为职业。 |
多材 | 树木材质好。 |
人争利之 | 人们争相来获取利益。 |
非为利也 | 并不是为了谋利。 |
造器物以易粟 | 制作器具用来交换粮食。 |
资以养亲 | 用这个来供养父母。 |
乡里敬之 | 乡里的人都尊敬他。 |
咸称其贤 | 都称赞他贤德。 |
四、文章主旨
《樊重种树》通过樊重的种树行为,表达了以下几点思想:
1. 重视农业:强调农业是立国之本,种树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对土地和自然的尊重。
2. 不慕荣利:樊重虽有才华,却选择从事农事,体现其淡泊名利、务实求真的精神。
3. 孝道为先:通过种树换粮奉养双亲,体现出传统儒家文化中“孝”的重要性。
4. 长远眼光:种树需要时间,樊重能坚持多年,显示其目光长远、持之以恒。
五、结语
《樊重种树》虽为一篇短文,却蕴含丰富的哲理与人文精神。它不仅是一则关于种树的故事,更是一则关于做人、处世、治家的典范。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可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尊重自然、珍惜资源、重视家庭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