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望洞庭】《念奴娇·望洞庭》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一首经典作品,以豪放洒脱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色,抒发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
《念奴娇·望洞庭》全词如下: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 雁字回时,水碧山青,处处堪行。
>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 萤火兮星河,浩荡兮千顷之光。
> 看取人间,万象皆清,心与天长。
> 念奴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此词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秋景,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与超然的气度。词中“桂棹兰桨”、“击空明”等句,表现了作者泛舟湖上的闲适之情;而“念奴娇”则借用了唐代歌女“念奴”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张孝祥词作中的豪放风格与深邃情怀。
二、词作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念奴娇 |
作者 | 张孝祥(南宋) |
创作背景 | 作者于中秋时节游览洞庭湖,有感而发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
艺术特色 | 语言优美、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气势恢宏 |
典故运用 | “念奴”为唐代著名歌女,引申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情感表达 | 既有豪迈洒脱,也有细腻柔情 |
词体结构 |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 |
历史地位 | 宋代词坛代表作之一,影响深远 |
三、结语
《念奴娇·望洞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更是一篇蕴含哲理、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它展现了张孝祥作为一位文人的才情与胸襟,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古典诗词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