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顽不灵的意思】“冥顽不灵”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固执、愚昧、不接受劝告或改变。这个词语常用于批评那些思想僵化、不愿听取他人意见的人。
一、成语解析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为人也,忠而能谏,明而能察,义而能言,信而能守。若其冥顽不灵,不知进退,则非君子之徒也。”
- 字面意思:
- “冥”:昏暗、愚昧。
- “顽”:顽固、固执。
- “不灵”:不灵活、不聪慧。
- 整体含义:形容人非常固执、不开窍,无法接受新观念或劝告。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固执己见、顽固不化、死板教条 |
反义词 | 虚心接受、开明通达、灵活变通 |
三、使用场景
场景描述 | 使用示例 |
批评他人固执己见 | 他总是冥顽不灵,不肯听从建议。 |
描述某人思想落后 | 这个政策在现代社会看来有些冥顽不灵。 |
用于文学作品中人物刻画 | 他性格冥顽不灵,始终无法适应新环境。 |
四、造句示例
1. 他对新事物毫无兴趣,真是冥顽不灵。
2. 老师多次劝导,但他依旧冥顽不灵,不肯改正错误。
3. 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冥顽不灵,迟早会被淘汰。
五、总结
“冥顽不灵”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思想保守、固执己见、难以接受新事物或新观念。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恰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准确性,但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贬低他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冥顽不灵 |
含义 | 固执、愚昧、不接受劝告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近义词 | 固执己见、顽固不化 |
反义词 | 虚心接受、开明通达 |
使用场景 | 批评、讽刺、文学描写 |
适用对象 | 人(多为负面评价)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可参考《成语词典》或《现代汉语常用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