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谓大同的谓是什么意思】一、
“是谓大同”的“谓”字,出自《礼记·礼运》篇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其中“是谓大同”的“谓”,意思是“叫做”、“称为”。整句的意思是:“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在古代汉语中,“谓”常用于引出解释或定义,表示“说是”、“称之为”。因此,“是谓大同”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所谓的‘大同’”。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用法说明 | 出处 |
是 | 这 | 指代前文所述内容 | 《礼记·礼运》 |
谓 | 叫做、称为 | 表示对前面内容的定义或解释 | 《礼记·礼运》 |
大同 | 理想社会 | 指人人平等、共享资源、和谐共处的社会状态 | 《礼记·礼运》 |
三、延伸理解
“大同”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理想社会的一种构想,强调“天下为公”,即社会资源和权力应为所有人共享,而非私有。而“是谓大同”则是对这种理想状态的总结和命名。
在现代语境中,“大同”也被用来形容一种高度和谐、公平的社会愿景,虽然现实中尚未完全实现,但依然是许多人的追求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是谓大同”的“谓”字,起到了连接前后文、表达定义的作用,是理解整个句子含义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