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简介资料】罗隐(840年-907年),字昭谏,号“江东布衣”,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出身寒门,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但其诗文才华横溢,作品多以讽刺现实、抒发个人抱负为主,风格犀利,语言精炼,在当时及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一、生平简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罗隐 |
字 | 昭谏 |
号 | 江东布衣 |
出生年份 | 840年 |
去世年份 | 907年 |
籍贯 | 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活年代 | 晚唐 |
主要身份 | 诗人、文学家、政治评论家 |
罗隐自幼聪慧,博览群书,但科举多次失败,终未得志。他曾投奔钱镠,成为吴越国的幕僚,晚年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尽管仕途不顺,他的文学成就却极高,尤其以讽刺诗著称。
二、文学成就
罗隐的作品以诗歌为主,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犀利,常借古讽今,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代表作有《谗书》《甲乙集》《吴越春秋》等。
作品名称 | 类型 | 特点 |
《谗书》 | 文言杂文 | 讽刺时政,批判权贵 |
《甲乙集》 | 诗文合集 | 艺术性强,思想深刻 |
《吴越春秋》 | 史书类著作 | 记录吴越历史,具有史料价值 |
《咏史》 | 诗歌 | 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
三、代表诗句
罗隐的诗歌中不乏经典之作,其中一些诗句至今仍广为流传: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出自《筹笔驿》,表达了对时局与命运的无奈。
- “一树梅花一放翁,人间无地不相逢。”
——出自《西湖》诗,描写自然景色,也暗含人生际遇。
- “莫道君子多寂寞,从来贤者少知音。”
——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情绪。
四、影响与评价
罗隐虽未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但他以诗文闻名于世,被后人称为“晚唐小李杜”之一,与李商隐、杜牧齐名。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总结
罗隐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文人,他的诗文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语言犀利,思想深刻。虽然仕途不顺,但他以文字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