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满弓刀原文】“大雪满弓刀”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之一,全诗如下:
> 大雪满弓刀,风鸣夜更号。
>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敲。
> 风头如刀面如割,北风卷地白草折。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不过,实际上,“大雪满弓刀”这一句并非出自《马诗》,而是出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原文为: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 三军卧甲不脱衣,将军犹自嫌鞍轻。
> ……
> 大雪满弓刀,风鸣夜更号。
因此,“大雪满弓刀”一句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差异,但整体意境一致,描绘的是边塞苦寒、将士出征的艰苦环境。
“大雪满弓刀”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意象,常见于描写边疆战士在严寒中出征的场景。该句通过“大雪”与“弓刀”的对比,突出了战争环境的恶劣与将士的英勇无畏。此句不仅展现了边塞诗的雄浑气势,也体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
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原文句子 | “大雪满弓刀,风鸣夜更号。” |
作者 | 岑参(唐代) |
诗体 | 边塞诗 |
意象 | 大雪、弓刀、风声、战马 |
主题 | 边塞艰苦、将士出征、战争残酷 |
风格 | 壮阔、悲凉、雄浑 |
诗句作用 | 烘托战场氛围,突出战士坚韧精神 |
如需进一步了解岑参或边塞诗的风格,可参考《岑参集校注》或相关文学评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