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简介】南京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建于明朝初年,历经数十年修建,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的重要防御工程。南京城墙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军事防御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南京城墙概况总结
项目 | 内容 |
建筑年代 | 明朝初期(1366年—1398年) |
建筑者 | 明太祖朱元璋及工匠团队 |
城墙位置 |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
城墙长度 | 约35.267公里(含护城河) |
城墙高度 | 平均高约12米 |
城墙宽度 | 平均宽约4到6米 |
城门数量 | 共有13座城门(现仅存部分) |
文化价值 | 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列入) |
建筑特点 | 石基砖墙、多层结构、坚固耐用 |
现状 | 部分城段已修复,成为旅游景点 |
南京城墙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代表,更是南京城市历史的重要象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庞大的规模,展现了明代城市建设的高超技艺。如今,游客可以沿着城墙漫步,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同时,城墙周边也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