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意是把竹子用尽也写不完,形容事情(多指罪行)非常多,无法写尽。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罪行极其严重,多到无法全部记录或列举。
一、
“罄竹难书”字面意思是“用尽竹简也无法写完”,引申为形容罪行极多,难以尽数。它多用于描述历史上或现实中某些人犯下的重大罪行,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该成语在现代使用中,常常用于批评或指责某人的行为恶劣,罪行累累。
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它不适用于日常小事,而是特指严重的、数量庞大的负面行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罄竹难书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 |
字面意思 | 把竹子用尽也写不完 |
引申含义 | 形容罪行极多,难以尽数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罪行严重 |
使用场景 | 批评、指责、历史评价等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罪大恶极、罄竹不足 |
反义词 | 无足轻重、微不足道 |
常见搭配 | “罄竹难书的罪行”、“罄竹难书的恶行” |
三、注意事项
1. 语义明确:此成语强调的是“罪行多且严重”,不宜用于描述普通事件。
2. 情感色彩:带有强烈的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场合。
3. 适用范围:适合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口语中较少使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罄竹难书”不仅是一个有历史背景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严重罪行的高度概括与表达方式。在写作或表达中合理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