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歌罢掉头东】一、
“大江歌罢掉头东”出自近代革命家、诗人周恩来的诗作《大江歌罢掉头东》,原诗为: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青年时期立志救国、远赴日本求学的豪情壮志。诗中“大江歌罢”象征着对旧时代的告别,“掉头东”则指他毅然决然地向东行进,前往日本寻求救国之道。整首诗情感激昂,气势磅礴,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
本篇文章将从诗歌背景、创作动机、历史意义以及文化影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简明扼要地展示关键信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大江歌罢掉头东 |
作者 | 周恩来(近代革命家、诗人) |
创作时间 | 1917年(青年时期) |
创作背景 | 周恩来赴日本留学前,表达其救国理想与决心 |
诗句内容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抒发以科学救国、以身许国的坚定信念 |
艺术特色 | 气势恢宏,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奋斗精神 |
文化影响 | 成为激励后人爱国报国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 |
三、结语
“大江歌罢掉头东”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一代青年对祖国未来的深切期望和无畏追求。周恩来用这句诗表达了自己远赴异国求学的决心,也寄托了他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如今,这首诗仍被广泛传颂,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