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是什么意思】“荡气回肠”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音乐、戏剧等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深深打动人心,令人情绪激动、难以忘怀。这个成语不仅强调了情感的强烈,还带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 |
荡气回肠 | dàng qì huí cháng | 形容音乐、文章或情感极其感人,令人情绪激荡,久久不能平静。 | 出自《文心雕龙·情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故曰:‘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若夫篇有干云之势,辞无喘月之工,则虽悬石之才,亦不能回其气也。” |
二、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举例说明 |
文学评论 |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读来荡气回肠。 |
音乐评价 | 这首交响乐旋律动人,演奏精湛,真是荡气回肠。 |
戏剧欣赏 | 剧中人物命运多舛,情感真挚,让人看得荡气回肠。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动人心弦、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枯燥乏味、毫无波澜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对象:适用于文学、音乐、影视、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评价。
- 使用语气:多用于褒义语境,表达对作品的高度赞赏。
- 避免误用:不宜用于描述日常琐事或普通事件,否则会显得夸张。
五、总结
“荡气回肠”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引发强烈共鸣的艺术作品。它不仅体现了内容的深度,也反映了读者或观众的情感投入。在写作或评价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