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一字之师的典故是谁

2025-10-12 20:38:08

问题描述:

一字之师的典故是谁,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2 20:38:08

一字之师的典故是谁】在古代文学中,“一字之师”是一个常被提及的成语,用来形容对文章或诗词中的一个字进行精妙修改的人,其影响深远,令人敬佩。那么,“一字之师”的典故究竟出自谁呢?下面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清晰地展示这一典故的来源与意义。

一、

“一字之师”最早来源于唐代诗人贾岛的一段经历。贾岛在创作《题李凝幽居》时,原本写的是“僧推月下门”,后来经过一位老者的建议,改为“僧敲月下门”。这个“敲”字不仅使诗句更加生动,也更符合意境,因此这位老者被后人尊称为“一字之师”。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人对文字的严谨态度,也说明了在文学创作中,一个字的改动可能带来巨大的艺术效果。因此,“一字之师”不仅指代那位提出建议的老者,也象征着那些在语言表达上给予他人深刻启发的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一字之师
出处 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
原句 “僧推月下门”
修改后 “僧敲月下门”
提议者 一位老者(未具名)
故事背景 贾岛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用词
成语含义 指对文章或诗词中一字之改有重大影响的人
文化意义 体现古人对文字的重视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结语

“一字之师”的典故虽然简单,却蕴含深刻的文学价值。它提醒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认真对待。无论是“推”还是“敲”,一字之差,往往决定作品的成败。这也正是中华文化中“文以载道”的体现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