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离群索居造句子】“离群索居”是一个较为文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不与他人交往,独自生活或工作。它带有一种孤高、独立甚至有些冷漠的意味。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仍有一定的表现力。
以下是对“离群索居”的解释和例句的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展示,便于理解与记忆。
一、
“离群索居”出自《庄子·大宗师》:“其心与禽兽无异,虽有君臣之名,而实为离群索居者也。”原意是指人脱离群体,独来独往,后来引申为不愿与他人交往,喜欢独处的状态。
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性格孤僻、不喜欢社交的人,有时也带有贬义,暗示其不合群或缺乏社交能力。但也有时候,它也可以表示一种追求精神独立、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
在造句时,要注意语境的搭配,避免误用。例如,“他总是离群索居,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这样的句子就比较自然地表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离群索居 |
拼音 | lí qún suǒ jū |
出处 | 《庄子·大宗师》 |
含义 | 脱离人群,独自生活或工作;形容性格孤僻、不合群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性格,可作谓语、定语 |
近义词 | 孤独自处、独来独往、特立独行 |
反义词 | 热情好客、合群、随大流 |
例句1 | 他从小就离群索居,习惯了一个人思考和写作。 |
例句2 |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有些人选择离群索居,只为寻找内心的平静。 |
例句3 | 尽管他离群索居,但他的作品却深受读者喜爱。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离群索居”这一成语的含义、用法及实际应用。在日常写作或表达中,合理使用这类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