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鼠两端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首鼠两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态度摇摆不定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及出处说明。
一、
“首鼠两端”字面意思是“首鼠”(即老鼠)在两处之间来回徘徊,比喻人做事时立场不坚定,左右为难,不能做出明确的决定。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在重大抉择面前表现出的优柔寡断或缺乏主见的行为。
该成语最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意是形容韩信在楚汉相争时期的态度摇摆不定,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形容人的犹豫不决。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首鼠两端 |
| 拼音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
| 字面意思 | 老鼠在两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人立场不坚定、犹豫不决 |
| 引申含义 | 形容人在面对选择时态度摇摆,缺乏主见或决心 |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 原文引用 |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亡者数十人,信亦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于上曰:‘丞相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上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不为?’何曰:‘王不任将军,故也。’上曰:‘吾今为之。’何曰:‘王必欲拜之,即择日斋戒,令诸将皆称。’上曰:‘诺。’……信乃请之。上曰:‘吾素不善兵,愿为大将。’信曰:‘王若无以赏功,不如罢之。’上曰:‘吾为君取天下,岂可负之?’信曰:‘王若无以赏功,不如罢之。’上曰:‘吾为君取天下,岂可负之?’信曰:‘王若无以赏功,不如罢之。’上曰:‘吾为君取天下,岂可负之?’信曰:‘王若无以赏功,不如罢之。’上曰:‘吾为君取天下,岂可负之?’信曰:‘王若无以赏功,不如罢之。’……” (注:原文虽未直接出现“首鼠两端”,但后世根据韩信在楚汉之间的态度演变出此成语)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描述他人在决策时的犹豫不决和缺乏果断 |
| 近义词 | 优柔寡断、左右为难、举棋不定 |
| 反义词 | 果断、坚定、当机立断 |
三、结语
“首鼠两端”作为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人性复杂性的观察,也在现代语境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在面对选择时更加坚定和果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