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意思】“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世说新语·雅量》,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通过讲述王戎小时候的聪明机智,传达了“观察细致、思考周全”的道理。
一、文章
故事讲的是: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路上看到路边有一棵李子树,结了很多果子。孩子们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树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肯定是苦的。”结果一尝,果然如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盲目跟从别人,要学会观察和判断。
二、重点词语解释
| 文言词语 | 现代汉语意思 | 出处 |
| 王戎 | 人名,古代少年才子 | 《世说新语》 |
| 道旁李 | 路边的李子树 | 故事背景 |
| 不取 | 没有去摘 | 行为描述 |
| 儿童 | 小朋友 | 故事人物 |
| 诸儿 | 其他孩子 | 古代用语 |
| 争往取之 | 争着去摘 | 行为描写 |
| 以为 | 认为 | 心理活动 |
| 苦者也 | 是苦的 | 王戎的判断 |
三、寓意与启示
| 内容要点 | 说明 |
| 观察力 | 王戎能从李子树的位置判断果实是否好吃,体现了他的观察能力。 |
| 思考能力 | 他没有被表象迷惑,而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
| 独立判断 | 在众人都想摘李子时,他保持独立思考,不盲从。 |
| 教育意义 | 教育我们遇事要冷静分析,不能只看表面。 |
四、教学建议
- 理解文言词句: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古文含义。
-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类似情境,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 朗读与背诵:通过朗读体会文言文的节奏感,增强语言感知力。
- 讨论与表达: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我是王戎会怎么做”,培养思辨能力。
总结:
“王戎不取道旁李”不仅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更是一个蕴含深刻道理的教育素材。它告诉我们要学会观察、独立思考,不被表象迷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体会其中的智慧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