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苏轼的最后一首诗中

2025-11-03 17:38:35

问题描述:

苏轼的最后一首诗中,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7:38:35

苏轼的最后一首诗中】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豪放洒脱,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关于“苏轼的最后一首诗”,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根据现有史料和学术研究,普遍认为《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生前最后的一首诗,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反思。

一、

《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在临终前题写的一首诗,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表达了他对人生、仕途、艺术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生命旅程的缩影,也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诗如下:

> 心似已灰之木,

> 身如不系之舟。

> 问汝平生功业,

> 黄州惠州儋州。

这四句诗以极简的语言概括了苏轼一生的经历与成就。其中,“黄州、惠州、儋州”是他被贬谪的三个地方,也是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尽管一生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坚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诗名 《自题金山画像》
作者 苏轼(字子瞻)
创作时间 约1101年(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去世前一年
诗体 七言绝句
诗句内容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诗歌主题 对人生的回顾与反思,体现豁达胸怀
历史背景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经历宦海沉浮,最终病逝于常州
诗中意象 “心似已灰之木”:表达内心的疲惫;“身如不系之舟”:象征漂泊无依
关键地点 黄州(今湖北黄冈)、惠州(今广东惠阳)、儋州(今海南儋州)
诗人态度 豁达、幽默、坦然面对人生起伏
后世评价 被视为苏轼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具有极高文学与思想价值

三、结语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虽然只有四句,却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位文人在生命尽头对自我、对世界的深情告白。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被贬谪的官员,更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情怀的诗人。他的精神影响深远,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理想、笑对人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