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翻译】《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原名《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道德规范,旨在教导儿童和青少年如何做人、处事、立身。以下是对《弟子规》内容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核心内容与现代翻译。
一、
《弟子规》共分为七个部分: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每一部分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内容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学习传统文化。
1. 总叙:概述全书宗旨,强调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
2. 入则孝:讲述在家应如何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3. 出则弟:教导在外要尊重兄长,和睦邻里。
4. 谨:强调行为举止要谨慎、守规矩。
5. 信:讲求诚信,言行一致。
6. 泛爱众:提倡博爱,关爱他人。
7. 亲仁:鼓励亲近有德之人,提升自身修养。
8. 余力学文:在具备良好品德的基础上,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二、《弟子规》原文与现代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现代翻译 |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 《弟子规》是圣贤的教诲,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 |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 要广泛地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 父母呼唤时,要立刻回应;父母交代的事情,不要拖延。 |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父母教导时,要恭敬聆听;父母责备时,要虚心接受。 |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 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凉爽;早上要问候父母,晚上要安顿他们休息。 |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 外出要告诉父母,回来要当面禀报;居住要稳定,职业要专心。 |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 即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如果擅自做主,就会损害孝道。 |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 即使是小物件,也不应私自收藏;如果私自收藏,会让父母伤心。 |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 父母喜欢的,要尽力去做;父母讨厌的,要小心避免。 |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 身体受伤,会让父母担忧;品德受损,会让父母蒙羞。 |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 父母疼爱我,孝顺不算难;父母不喜欢我,仍能孝顺才是真正的贤德。 |
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 | 兄弟和睦,孝道就在其中;不看重财物,怨恨就不会产生。 |
令谏诤,兄弟劝;兄弟有过,谏使更。 | 如果兄弟有过错,要劝导他改正;劝导要及时,不能拖延。 |
晨则省,昏则定;问起居,寒暑节。 | 每天早晚问候父母,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作息。 |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 吃饭、坐立、行走时,长辈优先,晚辈随后。 |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 长辈站着时,晚辈不能坐;长辈坐下后,才能坐下。 |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 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轻,但也不能太小声,让人听不清。 |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 进见长辈要快步上前,退下时要慢一些;回答问题时要目光专注。 |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 对待其他长辈,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对待其他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 |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 早起晚睡,珍惜时间,人生短暂,不可虚度。 |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 每天早上要洗脸刷牙,上厕所后要洗手。 |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 戴帽子要端正,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 |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 衣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要乱放,以免弄脏。 |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 不要踩门槛,不要斜靠着;不要坐成“箕”形,不要抖腿。 |
揖深圆,拜恭敬;勿怠慢,勿谄谀。 | 行礼要深鞠躬,态度要恭敬;不要怠慢,也不要阿谀奉承。 |
步从容,立端正;揖拱手,勿箕踞。 | 行走要从容,站立要端正;作揖要双手合十,不要坐成“箕”形。 |
唯谨言,慎于行;事无大小,皆宜慎。 | 言语要谨慎,行为要慎重;无论事情大小,都要认真对待。 |
信为本,言必诚;行必果,诺必信。 | 诚信是根本,说话要诚实;做事要有结果,承诺必须兑现。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人言,信为先。 | 和朋友交往要讲信用,与人交谈要以诚信为先。 |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 别人有缺点,不要公开揭露;别人有隐私,不要随意传播。 |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 称赞别人的优点,就是一种善行;别人知道后会更加努力。 |
是说己,非誉己;若自夸,人所恶。 | 如果只说自己的好处,不是在赞美自己,而是自我吹嘘,会被人厌恶。 |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 不要巴结有钱人,不要看不起穷人;不要厌弃旧友,不要只喜欢新朋友。 |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 别人忙碌时,不要打扰;别人心情不好时,不要说话打扰。 |
人有能,勿轻訾;人有功,勿嫉妒。 | 别人有能力,不要轻视;别人有功劳,不要嫉妒。 |
勿毁人,勿忌人;勿欺人,勿凌人。 | 不要毁谤别人,不要嫉妒别人;不要欺负别人,不要侮辱别人。 |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视。 | 自己有能力,不要独占;别人有能力,不要轻视。 |
亲仁者,久自益;远小人,久自利。 | 亲近有德之人,时间久了会受益;远离小人,时间久了会得利。 |
余力学文,学文必先修德;德才兼备,方可成大器。 | 学习文化知识要在修德之后;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就大事。 |
三、结语
《弟子规》不仅是一部古代的启蒙教材,更是现代社会中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参考。它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做人道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付诸实践。通过阅读和理解《弟子规》,我们可以更好地修身养性,提升个人素养,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