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扫自珍的词语意思】“敝扫自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非常珍惜,即使这些东西并不贵重或已经有些破旧,也依然视若珍宝。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自谦意味,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自身物品的执着和情感依附。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敝扫自珍 |
拼音 | bì sǎo zì zhēn |
出处 | 出自《汉书·王褒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注:实际出处多为后世引申) |
释义 | 指对自己的旧物或旧习非常珍惜,即使它已显得陈旧或不值钱,也舍不得丢弃或改变。 |
用法 | 多用于自谦,表示自己虽无大才,但对已有之物或习惯仍十分珍视。 |
近义词 | 爱惜旧物、敝帚自珍、珍视旧物 |
反义词 | 舍弃旧物、弃旧图新、弃如敝履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敝扫自珍”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文人对自身作品或旧物的珍视态度。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视为心血结晶,即使作品并不完美,也愿意保留并加以珍惜。这种心态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最终形成了“敝扫自珍”这一成语。
该成语在现代使用中,有时带有调侃或讽刺的意味,比如在面对一些固执己见、不愿接受新观念的人时,可以用“敝扫自珍”来形容其守旧的态度。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自我评价 | “我虽然没有什么大成就,但对这份工作一直敝扫自珍。” |
描述他人 | “他总是敝扫自珍地保存着儿时的玩具。” |
文学作品 | “他写的文章虽不成熟,却敝扫自珍,不肯删改。” |
四、总结
“敝扫自珍”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表达了对旧物的珍视,也体现了人们对自身经历和成果的情感寄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对过往事物的怀念或对个人习惯的坚持。不过,也要注意适度,避免因过度执着而影响进步与发展。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能帮助我们在交流中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