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韵总目表】“平水韵总目表”是古代汉语诗词创作中常用的一套押韵体系,起源于宋代,由南宋的平水(今山西晋城)人刘渊编纂。此韵书将汉字按声调和韵部分类,成为后世诗人作诗的重要依据。明清时期,这一韵书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格律诗创作的标准工具。
平水韵共分为106个韵部,根据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其中,“平”又分为“上平”和“下平”,各为28个韵部;“上”、“去”、“入”各为25个韵部。这种分类方式在古体诗与近体诗中均有重要应用。
为了便于查阅和使用,以下列出“平水韵总目表”的完整内容,以表格形式呈现:
韵部 | 声调 | 包含字例(部分) |
一东 | 平 | 东、同、空、风、红、中、工、公、通、隆、虹、穹 |
二冬 | 平 | 冬、钟、容、峰、重、松、穷、弓、红、中、空、同 |
三江 | 平 | 江、光、阳、长、霜、香、章、良、黄、房、堂、唐 |
四支 | 平 | 支、时、之、诗、词、思、痴、辞、迟、移、期、姿 |
五微 | 平 | 微、韦、归、飞、辉、衣、希、机、稀、非、回、违 |
六鱼 | 平 | 鱼、如、书、居、虚、舒、初、徐、渠、余、车、鱼 |
七虞 | 平 | 虞、途、图、苏、都、枯、孤、途、须、朱、珠、殊 |
八齐 | 平 | 齐、西、啼、迷、题、泥、低、栖、溪、鸡、梯、嘶 |
九佳 | 平 | 佳、家、加、霞、花、涯、沙、茶、麻、华、嘉、瓜 |
十灰 | 平 | 灰、回、雷、杯、催、哀、来、台、才、开、哀、槐 |
十一真 | 平 | 真、人、尘、神、身、新、陈、仁、辰、春、人、尘 |
十二文 | 平 | 文、云、闻、纷、勤、君、群、军、文、纹、纹、坟 |
十三元 | 平 | 元、言、门、源、尊、魂、孙、园、烦、痕、吞、坤 |
十四寒 | 平 | 寒、安、看、难、丹、肝、残、欢、栏、兰、鞍、峦 |
十五删 | 平 | 删、山、关、还、间、湾、环、颜、班、斑、般、寰 |
十六先 | 平 | 先、天、年、千、篇、前、边、迁、烟、泉、笺、仙 |
十七庚 | 平 | 庚、更、声、生、明、成、行、清、情、名、听、争 |
十八尤 | 平 | 尤、舟、流、秋、游、留、楼、愁、舟、收、周、求 |
十九侵 | 平 | 侵、心、林、音、金、琴、襟、深、阴、今、寻、钦 |
二十覃 | 平 | 覃、南、堪、甘、参、潭、谈、蓝、酣、探、龛、贪 |
二十一真 | 平 | 真、人、尘、神、身、新、陈、仁、辰、春、人、尘 |
二十二元 | 平 | 元、言、门、源、尊、魂、孙、园、烦、痕、吞、坤 |
二十三寒 | 平 | 寒、安、看、难、丹、肝、残、欢、栏、兰、鞍、峦 |
二十四删 | 平 | 删、山、关、还、间、湾、环、颜、班、斑、般、寰 |
二十五先 | 平 | 先、天、年、千、篇、前、边、迁、烟、泉、笺、仙 |
二十六寒 | 平 | 寒、安、看、难、丹、肝、残、欢、栏、兰、鞍、峦 |
二十七删 | 平 | 删、山、关、还、间、湾、环、颜、班、斑、般、寰 |
二十八先 | 平 | 先、天、年、千、篇、前、边、迁、烟、泉、笺、仙 |
> 注:以上表格仅列出部分代表性字例,实际韵部中包含大量汉字,具体可参考《平水韵》原书或现代整理版本。
总结:
“平水韵总目表”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重要工具,其系统性地划分了汉字的韵部,为诗词的押韵提供了规范依据。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掌握平水韵的用法,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规范性。对于学习古典文学的人来说,熟悉并运用“平水韵总目表”是非常必要的基础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