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芳菲尽是什么意思】“人间四月天芳菲尽”这句话,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原意是说,在人间(即平地)四月时花儿已经凋谢了,而山上的寺庙中桃花才刚刚盛开。这句话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和地理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在现代语境中,“人间四月天芳菲尽”常被用来形容春天即将结束、百花凋零的景象,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感慨,表达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人间 | 指的是平地、普通的地方,与“山寺”相对 |
四月 | 表示时间,通常指春季的第四个月 |
芳菲 | 指花草的香气和美丽 |
尽 | 完了、消失、凋谢 |
山寺 | 指山中的寺庙,象征着远离尘世、清净之地 |
二、诗句出处与背景
- 出处:唐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 原文: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背景:白居易在游览庐山大林寺时,发现这里的桃花开得比平地晚,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感叹。
三、现代引申意义
意义 | 解释 |
春光易逝 | 表达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感慨 |
季节差异 | 反映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植物生长差异 |
心境寄托 | 常用于抒发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 |
文化象征 | 成为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希望与新生 |
四、总结
“人间四月天芳菲尽”原本出自古诗,描述的是春末夏初时节的自然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逐渐被赋予更多情感色彩,成为人们表达对美好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无论是从自然现象还是文化意义上来看,它都承载着丰富的内涵。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
原意 | 平地四月花已谢,山中桃花才盛开 |
现代意义 | 春光易逝、季节差异、情感寄托 |
文化价值 | 体现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间四月天芳菲尽”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