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指什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为: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句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诗人表达自己听到战乱平息、国家恢复后,急于返回故乡的激动心情。这里的“巴峡”、“巫峡”、“襄阳”、“洛阳”都是地名,表示诗人想象中从四川出发,经由三峡地区,再经过湖北襄阳,最终回到洛阳的归乡之路。
2. 原标题“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指什么”生成原创内容(总结+表格)
一、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得知朝廷收复失地后的喜悦之情的体现。诗句描绘了诗人对归乡路线的设想,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该句并非实写行程,而是诗人情感的象征性表达,展现了他在战乱之后渴望重返故土、安定生活的迫切心情。其中,“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均为地理名称,代表了诗人从西南到中原的归途路径。
二、相关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诗句原文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作者 | 杜甫(唐代) |
背景 | 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战乱结束,诗人欣喜若狂 |
地理名称解释 | 巴峡:位于今重庆一带;巫峡: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湖北襄阳;洛阳:古都,今河南洛阳 |
诗句含义 | 表达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象征从四川到中原的返乡之路 |
诗歌情感 | 激动、喜悦、思乡、渴望和平生活 |
修辞手法 | 想象、夸张、象征 |
三、结语: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不仅是地理上的行进路线,更是杜甫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强烈期盼。这一句诗因其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成为唐诗中极具感染力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