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语还休的上一句是什么】“欲语还休”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想说话却又犹豫不决、不敢或不愿说出口的状态。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句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但“欲语还休”这一表达则出现在另一首词中。
一、
“欲语还休”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如下: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欲语还休”是词人表达内心复杂情绪的一种方式,表面上看似随意地讲天气,实则是对人生感慨的含蓄表达。因此,“欲语还休”的上一句是“而今识尽愁滋味”。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信息,下面用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原文句子 | 上一句 |
欲语还休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 | 而今识尽愁滋味 |
作者 | 辛弃疾 | — | — |
词牌名 | 丑奴儿 | — | — |
词意 | 表达内心复杂情绪,欲言又止 | — | — |
三、内容说明
“欲语还休”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因为其语言优美,更因其情感深刻。它反映了人在经历世事之后,面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时,往往选择沉默或用轻描淡写的方式表达。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古典诗词中尤为常见。
通过了解“欲语还休”的出处和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如何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说”也是一种智慧。
结语:
“欲语还休”的上一句是“而今识尽愁滋味”,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通过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也能体会到汉语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