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测量空间大小教案】在幼儿园中班阶段,幼儿正处于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他们对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有初步的感知能力。通过科学活动“测量空间大小”,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发展其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活动以“测量空间大小”为主题,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如何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理解“大”和“小”的相对性。活动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实践性,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项目 | 内容 |
认知目标 | 初步了解“空间大小”的概念,能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空间的大小。 |
能力目标 |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如绳子、积木)进行测量,提升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情感目标 | 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愿意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 |
二、活动准备
物品 | 数量/用途 |
不同尺寸的盒子 | 若干个(用于比较空间大小) |
绳子、皮尺 | 各2条(用于测量长度) |
积木或纸箱 | 若干(用于搭建模拟空间) |
图片或实物展示图 | 1张(展示不同空间大小的对比) |
三、活动过程
环节 | 内容描述 |
导入环节 | 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箱子,提问:“哪个箱子能装下更多的东西?为什么?”引发幼儿思考。 |
探索环节 | 幼儿分组尝试将物品放入不同的箱子中,观察并比较哪个空间更大。 |
测量环节 | 教师引导幼儿用绳子或积木测量箱子的长、宽、高,记录数据。 |
分享环节 | 各组分享测量结果,讨论“怎么知道一个空间是不是更大”。 |
总结环节 | 教师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空间大小可以通过测量来判断”。 |
四、活动延伸
- 家庭互动: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测量家里的房间或家具,记录测量结果。
- 区域游戏:在科学角投放测量工具,供幼儿自由探索和比较不同物体的空间大小。
五、注意事项
- 确保测量工具安全,避免幼儿误吞或受伤。
- 鼓励幼儿多说、多做,避免教师过多干预。
- 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幼儿不仅掌握了初步的测量方法,还增强了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同时,在合作与交流中,提升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