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译文】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这句话强调了对身体的珍视是孝道的起点。古人认为,人的身体和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因此不应轻易伤害或毁损,这是孝顺的第一步。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孝道文化中“敬身”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更是对自身责任的承担。在现代社会,虽然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其核心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传承。
二、译文与解析
原文 | 译文 | 解析 |
身体发肤 | 身体和肌肤 | 指人的整个身体,包括皮肤、毛发等外在部分 |
受之父母 | 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 | 表示身体是父母所赐,应加以珍惜 |
不敢毁伤 | 不敢随意毁坏或伤害 | 强调对身体的保护与尊重 |
孝之始也 | 是孝道的开始 | 表明爱护身体是践行孝道的基础 |
三、延伸思考
这句话虽简短,却蕴含深刻的伦理意义。在古代社会,身体被视为家族血脉的延续,是对祖先的一种敬重。而在今天,虽然我们不再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孝道,但“爱惜身体”依然是孝顺的一种体现。无论是保持健康、避免危险行为,还是注重个人形象与修养,都是对自身负责,也是对家庭的尊重。
此外,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关怀与责任感。只有先做到“敬身”,才能进一步做到“敬亲”。
四、结语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仅是古代孝道的重要原则,也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启示。它教导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自己,从而更好地履行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种思想跨越时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