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意马什么意思】“心猿意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思绪不集中、心思不定,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像马一样奔跑不止。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内心浮躁、难以安定的状态。
一、
“心猿意马”出自佛教典故,原指心像猿猴般跳跃不定,意如奔马般无法控制。后多用于形容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思想混乱。在现代语境中,它常用来描述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容易分心、缺乏专注力的情况。
该成语具有较强的比喻性,常用于批评或自我反省时,提醒人们要静下心来,专注于当下。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心猿意马 |
拼音 | xīn yuán yì mǎ |
出处 | 佛教典故(《维摩诘经》等) |
字面意思 | 心像猿猴一样跳跃不定,意像马一样奔驰不息 |
引申含义 | 形容心思不专、精神散乱、注意力不集中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时,指出注意力不集中、思绪飘忽的状态 |
近义词 |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思绪纷乱 |
反义词 | 专心致志、心平气和、专注投入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描述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分心现象,强调专注的重要性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心与意并列,猿与马并列)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中,“心猿意马”可以作为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用于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专注力。例如:
- “你今天怎么总是心猿意马,连老师讲的重点都没听进去?”
- “我最近做事总是心猿意马,效率很低。”
不过,使用时要注意语气,避免让人感觉被指责。
四、结语
“心猿意马”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人若不能静心专注,便难以成事。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绪,保持内心的平静,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