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资料石灰吟】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以忠诚、清廉和刚正不阿著称,在历史上被誉为“民族英雄”。他的代表作《石灰吟》不仅是一首诗,更体现了他一生的志向与人格操守。
一、于谦简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于谦 |
字 | 廷益 |
号 | 节庵 |
出生年份 | 1398年 |
去世年份 | 1457年 |
籍贯 | 浙江杭州 |
身份 |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
主要成就 | 抗击瓦剌、保卫北京、清廉为官 |
二、《石灰吟》原文及赏析
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石灰的形成过程,表达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诗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象征着人生中的艰难困苦;“粉骨碎身浑不怕”则表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毫不畏惧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他一生坚守清廉、忠贞不渝的真实写照。
三、于谦的生平简述
时间 | 事件 |
1398年 | 出生于浙江杭州 |
1421年 | 中进士,步入仕途 |
1449年 | 土木堡之变后,力主抵抗瓦剌,拥立景泰帝 |
1450年 | 成功保卫北京,击退瓦剌入侵 |
1457年 | 在夺门之变中被冤杀,含冤而死 |
后世评价 | 被誉为“民族英雄”,其精神影响深远 |
四、于谦的历史评价
于谦一生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展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尽管最终因政治斗争而蒙冤被害,但他的精神和事迹一直被后人传颂。他的诗歌也因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五、总结
于谦不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具有崇高道德情操的诗人。他的《石灰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坚持以及对清白人生的追求。他的故事和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正义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