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恶痛疾的意思】“深恶痛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端厌恶和痛恨。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下》:“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鹯也;为政不善,使民不归仁,是驱民而使之战也,其害甚于豺狼。故曰:‘深恶痛疾于恶人。’”意思是说,对于那些行为恶劣的人,人们会非常憎恨。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深恶痛疾 |
| 拼音 | shēn wù tòng jí |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 词义 | 对某人或某事极其厌恶、痛恨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达强烈的反感情绪 |
| 近义词 | 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深仇大恨 |
| 反义词 | 情有独钟、情不自禁、喜闻乐见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对不良行为的谴责
- 例句:他对贪污腐败的行为深恶痛疾,坚决支持反腐行动。
2. 对错误思想的反对
- 例句:我们对一切反动言论都深恶痛疾,绝不容忍。
3. 对个人品行的不满
- 例句:他对那个虚伪的同事深恶痛疾,从不与之交往。
三、常见误区
- 误用场合:虽然“深恶痛疾”表示极度厌恶,但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中,否则显得过于正式或夸张。
- 情感程度:该词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使用时需确保语境符合“极度厌恶”的程度。
- 搭配对象:通常用于对人、事、行为等负面事物的批评,而非中性或正面事物。
四、总结
“深恶痛疾”是一个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成语,表达了对某种现象或人的极度憎恶。在写作中合理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在实际交流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避免因用词不当造成误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拓展相关词汇,可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