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戾天者中的戾今义是啥意思】在古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字词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情况。例如“鸢飞戾天者”中的“戾”,其本义和今义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引起误解。本文将对“戾”的古今意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鸢飞戾天者”出自《诗经·小雅·小宛》:“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句话原本描绘的是鸟儿高飞入云、鱼儿跃出水面的自然景象,后常被用来比喻志向远大或行为高傲之人。其中“戾”字,在古文中多作动词,意为“至”、“到达”,表示鸟飞至天空,鱼跃至水面。
但在现代汉语中,“戾”已不再用于此意,而是主要作为形容词或名词使用,常见含义包括:
- 暴戾:指性情凶狠、残暴;
- 乖戾:指言行不合常理,不顺从;
- 罪戾:指罪过、过错。
因此,“戾”在“鸢飞戾天者”中的古义为“至、到达”,而现代汉语中则多用于表示“暴躁、不顺从”等负面含义。
二、表格对比
|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说明 |
| 戾 | 至、到达 | 暴戾、乖戾、罪戾 | 古时多作动词,表示“到、至”;现代多作形容词或名词,表示“凶狠、不顺从” |
三、结语
了解“戾”字的古今意义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原意,避免因现代词汇习惯而误读古人表达。对于学习古文的人来说,掌握这类字词的演变过程,是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