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是什么意思】“势如破竹”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发展非常顺利,就像用刀劈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地迅速破开,毫无阻碍。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趋势、力量或事业在推进过程中势不可挡,进展迅速。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势如破竹 |
| 拼音 | shì rú pò zhú |
| 出处 | 《晋书·杜预传》:“今宜先定梁州,使彼不能复振,然后进兵,势如破竹。” |
| 释义 | 形容形势或事物发展迅猛,毫无阻碍,势不可当。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战争、事业、比赛等顺利发展的状态。 |
| 近义词 | 势不可挡、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
| 反义词 | 原地踏步、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势如破竹”最早出自《晋书·杜预传》,讲述的是西晋名将杜预在统一南方时的策略。他提出应先攻占梁州,使敌方无法恢复元气,然后再发动进攻,如此“势如破竹”,迅速取得胜利。后来,“势如破竹”逐渐成为形容事情顺利进行的常用成语。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战争或军事 | 他带领的部队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敌方的重要据点。 |
| 商业发展 | 公司新产品推出后,市场反应热烈,发展势如破竹。 |
| 学习或比赛 | 他在比赛中表现优异,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夺冠。 |
四、总结
“势如破竹”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发展顺利、势头强劲。它不仅适用于军事、商业,也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达对成功和进步的期待。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