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颤是什么意思】“室颤”是医学术语,全称为“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通常发生在心脏的下部腔室(心室)中。当心室发生颤动时,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可能引发猝死。
一、总结
室颤是一种突发性、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心脏病患者或突发心脏问题的人群。其特点是心室肌肉快速而不规则地收缩,使心脏失去有效的泵血功能。一旦发生,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和电除颤,否则可能导致死亡。
二、室颤相关知识表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心室颤动 | 
| 英文名称 |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 
| 定义 | 心室肌肉出现不规则、快速的电活动,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泵血 | 
| 发病原因 | 心肌梗死、严重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后、药物中毒等 | 
| 症状表现 | 突然意识丧失、无脉搏、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 
| 急救措施 |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 | 
| 治疗方式 | 电除颤、肾上腺素注射、心肺复苏等 | 
| 预后情况 | 若在5分钟内得到救治,存活率较高;超过10分钟则生存率显著下降 | 
| 预防措施 | 控制心脏病风险因素、定期体检、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饮酒、吸烟等 | 
三、小结
室颤虽然来势汹汹,但及时的急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公众应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尤其是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方法,以应对突发状况。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群,更应做好日常健康管理,降低室颤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