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50个带谐音的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幽默语言形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比喻或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或答案。其中,一些歇后语巧妙地运用了汉字的谐音特点,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也增加了理解和记忆的趣味性。
以下整理了50个带有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贴近现代生活,适合学习、娱乐和教学使用。
一、总结
这些歇后语大多利用了汉字发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通过双关语或谐音来达到幽默效果。它们不仅体现了汉语文化的智慧,也展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无论是用于日常交流还是教学讲解,都能带来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表格展示(50个带谐音的歇后语)
| 序号 | 谐音歇后语 | 含义/解释 | 
| 1 |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打”谐音“大”,意指人人都要打击 | 
| 2 |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人”谐音“仁”,暗指猪八戒不讲仁义 | 
| 3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节节高”谐音“节节高”,寓意步步高升 | 
| 4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清”与“青”谐音,表示事情清楚明白 | 
| 5 |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 “罗网”谐音“罗望”,指自己送上门 | 
| 6 | 梨子熟了——落(洛)地生根 | “落”与“洛”谐音,表达自然结果 | 
| 7 | 木匠戴眼镜——会(慧)眼 | “会”与“慧”谐音,指有智慧 | 
| 8 |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 “吞”谐音“吞”,形容说话含糊不清 | 
| 9 | 大年初一吃饺子——第一(食) | “第一”谐音“第一”,指新年第一天 | 
| 10 | 胡萝卜炒鸡蛋——红黄相配 | “红黄”谐音“红皇”,指颜色搭配和谐 | 
| 11 |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 “货”谐音“过”,指有东西但说不出 | 
| 12 | 飞机上挂灯笼——多此一举 | “举”谐音“矩”,指多余的行为 | 
| 13 | 哈巴狗看门——不识字 | “字”谐音“智”,指没有智慧 | 
| 14 |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 | “智”谐音“志”,指有志向和智慧 | 
| 15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摸”谐音“莫”,表示不能触碰 | 
| 16 | 老公公背老婆——老夫老妻 | “夫”谐音“扶”,指夫妻关系亲密 | 
| 17 | 酒瓶装醋——酸溜溜 | “酸”谐音“酸”,形容心情低落 | 
| 18 | 小孩儿坐飞机——飞得高 | “飞”谐音“非”,指与众不同 | 
| 19 | 公鸡下蛋——不可能 | “能”谐音“能”,指不可能发生的事 | 
| 20 | 茶壶嘴——多嘴 | “嘴”谐音“罪”,指话多惹事 | 
| 21 | 月亮走我也走——跟着你 | “走”谐音“走”,指跟随对方 | 
| 22 |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 “流”谐音“留”,指变化无常 | 
| 23 | 老鼠啃书本——咬文嚼字 | “咬”谐音“耀”,指认真对待文字 | 
| 24 | 乌龟爬竹竿——节节高 | “节节高”谐音“节节高”,寓意上升 | 
| 25 |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 | “大头”谐音“大头”,指问题在后面 | 
| 26 | 茶壶里泡绿豆——混(馄)饨 | “混”谐音“馄”,指混乱不清 | 
| 27 |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 “气”谐音“器”,指两边都受委屈 | 
| 28 | 老虎头上拍苍蝇——找死 | “死”谐音“史”,指自寻死路 | 
| 29 | 猪八戒背媳妇——吃力不讨好 | “力”谐音“利”,指付出多回报少 | 
| 30 | 麻雀飞进厨房——自投罗网 | “罗网”谐音“罗望”,指自己送上门 | 
| 31 |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 “货”谐音“过”,指有东西说不出 | 
| 32 |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 “吞”谐音“吞”,形容说话含糊 | 
| 33 |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 “回”谐音“会”,指第一次经历 | 
| 34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清”谐音“青”,表示事情清楚 | 
| 35 | 老鼠尾巴——长不了 | “长”谐音“肠”,指寿命不长 | 
| 36 | 茶壶里泡茶叶——闷着 | “闷”谐音“门”,指情绪压抑 | 
| 37 |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 “罗网”谐音“罗望”,指自己送上门 | 
| 38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摸”谐音“莫”,表示不能触碰 | 
| 39 | 茶壶嘴——多嘴 | “嘴”谐音“罪”,指话多惹事 | 
| 40 | 老婆饼——没心没肺 | “没心”谐音“没新”,指没有创意 | 
| 41 |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 “流”谐音“留”,指变化无常 | 
| 42 | 老鼠啃书本——咬文嚼字 | “咬”谐音“耀”,指认真对待文字 | 
| 43 |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 “货”谐音“过”,指有东西说不出 | 
| 44 | 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 “吞”谐音“吞”,形容说话含糊 | 
| 45 |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 “清”谐音“青”,表示事情清楚 | 
| 46 | 老鼠尾巴——长不了 | “长”谐音“肠”,指寿命不长 | 
| 47 | 茶壶里泡茶叶——闷着 | “闷”谐音“门”,指情绪压抑 | 
| 48 |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 “罗网”谐音“罗望”,指自己送上门 | 
| 49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摸”谐音“莫”,表示不能触碰 | 
| 50 | 茶壶嘴——多嘴 | “嘴”谐音“罪”,指话多惹事 | 
如需进一步拓展或了解某一歇后语背后的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