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案】《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个卖炭老翁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劳动人民的苦难。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并学习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具体说明 |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古诗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感受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思想 | 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和表现手法 |
掌握诗歌的结构和节奏 | 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深层含义 |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介绍白居易及其“新乐府”诗风,播放相关背景音乐或图片 | 讲授法、情境导入 | 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
初读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初步理解大意 | 朗读法、讲解法 | 培养语感,整体把握 |
精读分析 | 分段讲解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 讨论法、提问法 | 深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
品味语言 |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 | 分析法、比较法 | 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
拓展延伸 | 结合现实,探讨诗歌的社会意义 | 讨论法、写作练习 | 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
课堂小结 |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知识点 | 归纳法 | 巩固所学,梳理思路 |
四、板书设计
```
卖炭翁
——白居易
1. 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诗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2. 内容概要:卖炭翁辛苦卖炭,却被官吏强夺,反映社会不公。
3. 主题思想:同情劳动人民,批判社会黑暗。
4. 艺术特色:
- 语言朴实,贴近生活
- 对比鲜明,情感真挚
- 叙事性强,具有现实意义
```
五、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 目的 |
仿写一首小诗,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劳动者 | 加深对诗歌写作的理解 |
摘抄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并进行赏析 | 提高语言积累和分析能力 |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卖炭翁”的看法 | 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
六、教学反思(教师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诗歌,避免单一解读。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联想,增强情感共鸣。在语言表达上,应尽量使用口语化、贴近学生的语言,提高课堂互动性与参与度。
总结:
《卖炭翁》不仅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苦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