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首异处名词解释】“身首异处”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被杀害后,身体与头颅分离的惨状。该词不仅具有字面意义,也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结局极为悲惨、分裂或失败。
一、
“身首异处”原意是人的身体和头颅被分开,多用于形容被处决或战死的情形。在古代,这种刑罚常见于重罪犯,如斩首等。随着语言的发展,该词逐渐引申为比喻事物失去整体性、完整性,或指人遭遇重大打击、失败甚至死亡。
在现代汉语中,“身首异处”虽不常用,但在文学作品、历史叙述或某些特定语境中仍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象征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身首异处 |
拼音 | shēn shǒu yì chù |
字面意思 | 身体与头颅分开 |
引申含义 | 比喻事物或人的结局悲惨、分裂、失败或死亡 |
使用场景 | 历史事件、文学描写、比喻用法 |
常见出处 | 多见于古代文献及文学作品中 |
情感色彩 | 贬义,带有悲剧性、残酷性 |
近义词 | 首身分离、尸首分离、命丧黄泉 |
反义词 | 完好无损、性命无忧、安然无恙 |
三、结语
“身首异处”作为一个富有历史感和文学色彩的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刑罚的认知,也承载了人们对命运、生命和尊严的思考。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地被用作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提醒人们珍惜生命、重视完整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