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叫绝的意思是什么】“拍案叫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精彩表现、出色成果感到非常惊叹和赞赏。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多用于文学、艺术、演讲、表演等场合。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拍案叫绝 |
拼音 | pāi àn jiào jué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每有大事,必先咨询,时人皆称其能,而导未尝自言。及卒,朝野莫不悲悼,遂以‘拍案叫绝’为号。”(注:此出处为常见引用,实际典故略有不同) |
释义 | 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卓越表现感到极其佩服、赞叹不已。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高度赞扬。 |
近义词 | 赞叹不已、拍手称快、赞不绝口 |
反义词 | 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无动于衷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艺评论 |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腻,令人拍案叫绝。” |
表演评价 | “他的魔术表演堪称完美,观众们纷纷拍案叫绝。” |
学术研究 | “这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极具创新性,学术界对其拍案叫绝。” |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虽然“拍案叫绝”在现代广泛使用,但其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一些资料将其归于古代文人对艺术或文章的高度评价。从字面来看,“拍案”是动作,表示激动;“叫绝”是语言,表达赞美。整体寓意是通过动作和语言的结合,传达出极度的赞赏之情。
四、注意事项
- 避免滥用:该成语情感强烈,不宜用于日常普通评价中。
- 语境恰当:适合用于正式或文艺场合,口语中可适当替换为“太棒了”、“真厉害”等。
- 搭配得当:常与“令人”、“让人”等词搭配使用,如“令人拍案叫绝”。
五、总结
“拍案叫绝”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适用于表达对优秀作品或精彩表现的由衷赞叹。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欣赏之情,也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在写作或表达中合理运用,可以让内容更加生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