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景只应天上的原文】一、
“此景只应天上”的出处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这句诗描绘了山间景色的绝美,仿佛只有天界才配拥有这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叹与向往。
在文学中,“此景只应天上”常被用来形容极为美丽、令人惊叹的风景或场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该诗句不仅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诗句的来源、含义及用法,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此景只应天上,人间哪得几回闻? |
出处 | 唐代·杜牧《山行》 |
作者简介 |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诗句背景 | 《山行》是杜牧描写秋日山景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山间美景,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
诗句含义 | 这句诗意为:这样的美景只应属于天上,人间难得一见。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景的无比喜爱和惊叹。 |
文化意义 | “此景只应天上”常被引用,形容极致的美景或令人震撼的场面,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文学创作、旅游宣传、影视作品中,强调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 |
三、结语
“此景只应天上”虽出自古诗,但其意境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它不仅是杜牧诗歌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中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深刻表达。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深情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