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翻译】一、
《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四》,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触龙如何巧妙劝说赵太后,使其同意让自己的儿子长安君前往齐国做人质,以换取齐国的军事援助。文章通过触龙与赵太后的对话,展现了触龙高超的劝谏技巧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触龙没有直接批评赵太后的固执,而是从关心她的生活起居入手,逐步引导她认识到国家大义的重要性。他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打动了赵太后,最终使她答应让长安君出使齐国,从而化解了一场可能引发外交危机的局面。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经典的劝谏文,也体现了古代政治家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的智慧与策略。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触龙言曰:“老臣今疾足,不能疾走。” | 触龙说:“我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不能快走。” |
于是,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太后问:“男子也会疼爱小儿子吗?” |
对曰:“甚于妇人。” | 触龙回答:“比妇人更厉害。” |
太后曰:“丈夫之爱子,亦如此乎?” | 太后说:“男子爱子,也是这样吗?” |
对曰:“然。” | 触龙回答:“是的。” |
太后曰:“吾老矣,不能事矣。” | 太后说:“我老了,不能做事了。” |
触龙曰:“今者,臣窃闻赵王之少子,名曰长安君,而未有封爵。” | 触龙说:“我听说赵王的小儿子名叫长安君,还没有封爵。” |
“愿得宠,以为赵之功臣。” | “希望得到宠爱,成为赵国的功臣。” |
“夫今以长安君为质于齐,齐必以兵救赵。” | “现在如果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一定会派兵来救赵国。” |
“臣请为长安君奉车,日数十里。” | “我请求为长安君驾车,每天走几十里。” |
“太后曰:‘诺。’” | 太后说:“好。” |
三、总结:
《触龙说赵太后》通过一次看似普通的对话,揭示了劝谏的艺术与政治智慧。触龙善于利用情感共鸣,避免正面冲突,最终达到劝说的目的。这篇文章不仅是历史文献中的经典,也为现代沟通与说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